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宁夏拟推荐10名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正在公示!

    信息发布者:大寨子集市
    2019-05-12 20:21:58   转载

    宁夏拟推荐10名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

    快来看看都有谁

    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评选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通知》要求,经我区各地广泛推荐和自治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审定,拟推荐邢纪国等10名同志为我区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现将候选人事迹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时间2019年5月12日-5月16日

    监督电话:

    0951-6669535 

    0951-6669534


    宁夏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19年5月12日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2人)


    邢纪国

    邢纪国,男,汉族,1977年1月生,致公党员,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记者。


    2009年以来,邢纪国情系贫困地区,善行义举的脚步遍布宁夏山川。5年间,持续邀请北京医疗专家来宁为白内障等贫困患者诊治,诊治病人1900余例。多年跟踪帮扶一所民办孤儿院的60名孤儿,协调社会力量资助同心县的200名贫困大学生。投身宁夏扶贫攻坚,带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累计达1.3亿元。


    到宁夏驻站后,邢纪国多次组织涉及医疗、文化、扶贫资助等多方面的公益活动。他发现不少当地人患“颈椎、腰椎”病、“白内障”疾病较为严重,从2012年到2016年,多次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16医院、306医院请专家到青铜峡市医院为患者救治。他倡导和组织了“百名专家牵手西部宁夏献爱”“益凡医疗公益万里行”等公益活动,资助困难群众和特困家庭。


    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邢纪国认识了身残志坚的吴忠市道德模范姜中云,便与他探讨扶贫方法,在同心县成立宁夏首家残疾人电子商务服务站。部分残疾人经过面对面地学习知识,手把手地示教技术,掌握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加工、环卫工具制作等技能,通过该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往宁夏、北京等地,解决就业和生活困难。2017年,他积极协调雷学金慈善基金会为同心县扶贫捐助560万元,并用10年时间资助200名贫困大学生。


    2015年,邢纪国在帮助贫困村民之余,通过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来借助外部资源,在宁夏贫困地区建立青年“双创双扶”孵化基地。2018年以来,中国改革报宁夏记者站与宁夏团委、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密切合作,帮助引进和建设“和沐生活·双创扶贫”电商服务平台,探索“公益+创业+扶贫”的精准扶贫路径。目前,平台已经接收上万订单,去年仅国庆节1天,就卖出500只羊。


    邢纪国是青铜峡市政协常委,他积极参政议政,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给扶贫助残事业捐赠电脑200台、图书26000册、服装500套。近年来,协调组织致公党海淀区委、驻京部队医疗联合体、北京医疗专家等,到宁夏生态移民村义诊,为1600余名困难群众送去健康扶贫计划。他还协调组织长三角、珠三角一些企业,多次到吴忠市和青铜峡市考察,为当地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邢纪国获2012年宁夏 “黄河善谷贡献奖”、2015年第四届自治区道德模范、2016年中国致公党中央扶贫开发先进个人、2017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


    孙连忠

    孙连忠,男,汉族,1983年8月生,中共党员,宁夏义工联合会副秘书长兼固原工作站站长。


    他在宁夏南部山区长大。2006年,孙连忠携父捡破烂就读于宁夏师范学院,其间,用社会捐助设“孙连忠感恩教育基金”,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010年,他毕业后放弃教师职业,义无反顾地选择做义工,9年间,累计志愿服务达3万多小时。他把孩子们上学挂心上,牵手结对150所农村中小学,帮扶7000余名贫困孩子求学圆梦。孙连忠热心“快乐雷锋工程”,带领义工团队给1.2名万困难群众发放“雷锋饺子”,折合金额342万元。


    2010年,孙连忠成为宁夏义工联合会一名专职义工。从此,他穿行在六盘山区沟沟峁峁,行善的足迹遍布固原市40多个乡镇村落。为了让更多山区孩子读好书,孙连忠给山村120所小学募集价值100多万元的雨鞋、雨披,筹集5万余件衣物,共征集1.3万多本课外读物,让3.2万余名中小学生受益。为了让一些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他牵头策划并成立宁夏师范学院自强社,帮助100余名家境贫寒大学生在社会上做家教,使他们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挣得费用补贴生活。


    春秋9载,孙连忠组织过5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给1500多名孤寡残疾老人送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近年来,他借助互联网自开博客,用诚实和爱心,建立个人微慈善网络平台,向更多网友讲述六盘山地区感人故事,引起社会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施以援手,帮助了一大批急需救助的人。


    2016年以来,孙连忠为帮助回族女大学生黄梅桂战胜病魔,重返大学校园读书,坚持给这名大学生募集爱心资金,请专业心理医师定期给她做辅导治疗。如今,黄梅桂不但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而且身体逐渐康复起来。


    2019年1月,孙连忠新婚的第二天,就和妻子商量好,放弃了婚假,一起在山区走村串户,给100户困境家庭送去“雷锋饺子”,让这些家庭过上了一个温馨和美的春节。


    孙连忠获2013年自治区学雷锋标兵、2014年第十届宁夏“五四青年奖章”、2015年第四届自治区道德模范、2018年“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等荣誉。


    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2人)


    王永良

    王永良,男,汉族,1968年10月生,牺牲前系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公安分局镇北堡镇派出所辅警。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王永良曾是武警新疆总队一名服役4年的士兵。退伍从警16载,王永良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装在心中。当山洪肆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用生命书写了公安辅警“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时代答卷!


    2018年7月22日20时14分,银川市公安局西夏分局镇北堡镇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贺兰山滚钟口与苏峪口路段被山洪冲毁,有群众和车辆被困,请求救援。接到报警后,王永良和教导员郑建卫一同紧急赶往事发地。此时此刻,距离滚苏路和镇苏路交叉路口近一公里处的地方水流湍急,最大洪峰流量400立方米/秒,当他们的警车赶至此处,已无法通行。经紧急联系,镇政府派出救援的大型挖掘机赶来,转移一处被困群众后,他与教导员这才放下心来,又匆忙赶赴下一个报警点。


    20时49分,当车辆在镇苏路由西向东行驶了近4公里时,暴雨夹杂着冰雹倾盆而至,整个路面被完全淹没。此时,夹杂着大量泥沙的山洪不停撞击着警车,警车开始剧烈晃动。突然,王永良和郑建卫看到车子前方东侧约四五十米处,一辆皮卡车亮着车灯,在洪水中缓慢前移。路桩已被洪水冲走,不远处就是山沟,万一车内有被困的群众,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两人当即决定,冒着被洪水卷走的危险,一起蹚着激流靠近皮卡车。


    刚下警车,洪水就已没过了膝盖,行走异常困难。两人互相搀扶,往车子前走去。到达后,郑建卫爬上车厢,王永良负责接应。幸好,皮卡车里没人!这时,教导员提醒王永良小心脚下。王永良回应“郑导你放心,我能站住。”话音还没落下来,突然,一股猛烈的山洪裹挟着碎石、泥沙将两人连同皮卡车一起冲走。郑建卫在冲出10公里后,幸运地被消防官兵解救,而王永良却一直下落不明。经过4昼夜不停搜寻,26日下午,远在金山村北侧的蓄水池内,找到王永良的遗体。


    从1999年起,王永良始终在公安基层派出所工作。仅2017年,他参与侦办刑事案件6起,办理治安案件48起,调解矛盾纠纷250多起。每当危险关头,王永良首先想到的是群众安危。就在牺牲当晚,他准备冒雨去救助被困群众时,还不忘在村民微信圈里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2018年,王永良被自治区民政厅评为烈士,被自治区公安厅授予个人一等功、宁夏60年公安工作突出贡献人物,被中央政法委综治信息中心评为改革开放40年政法系统新闻影响力人物。


    李海江

    李海江,男,汉族,1993年6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宁夏平罗县城市管理大队执法四中队中队长。


    2年前的那个冬天,90后党员李海江面对吞噬民宅的熊熊烈焰,临危不惧,果断带领5名同事第一时间勇敢冲进火海,在烈火中救出3名群众,用奋不顾身的英勇壮举,书写了新时代青年见义勇为的动人篇章。


    2017年1月21日,恰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下午4时许,李海江带领队员巡逻至平罗县第四中学门口时看到,不远处平罗县原第二小学家属区一处二层小楼,正在冒着滚滚浓烟。火情就是命令!李海江一行赶到现场后,眼前的一幕比他们想象得要严重很多:一楼已经着火,浓烟伴着火焰直逼窗外,且一楼窗户玻璃爆裂,让李海江和他的队员无法靠近。此时,消防人员还没赶到,火灾现场的情势十分严峻。


    “快来救人啊,屋里还有3个人没有出来!”院子里,有几名群众急得直跺脚。说话间,二楼的玻璃也开始“啪啪啪”得爆裂。见此情景,李海江当机立断,带着队员奋不顾身冲进火海:“王新林,快和我找水灭火!”“任诚浩、王亚博、金钟你们3个,赶快上二楼撬窗户想办法救人!” “姚秀荣,负责疏散院子里的人员!”


    室内受困居民的安危,牵动着李海江和每一名城管队员的心。说时迟、那时快,李海江和王新林一脚踹开院内的水房门,找到水源,现场指挥群众就地灭火。数九寒天里,在李海江的组织下,队员们顾不上凛冽寒风和双手的阵痛,爬上院子里的一处平房顶上,用一根圆木猛砸窗户外的防护栏,每砸几下,就用手往外掰一掰。持续10几分钟后,窗外防护栏终于被撬开了。


    此时,在施救队员的大声呼喊中,室内受困的主人张国军从地上爬了起来,将已经昏迷的女儿推至窗口。窗外接应的队员顾不上脚下悬空的危险,托住女孩,将其接出迅速送往医院抢救。随后,张国军本人也被李海军的队员从室内接出,脱离险情。与此同时,张国军困在一楼的母亲也被队员救出。随着消防官兵的到来,火势得到了控制。


    李海江有此义举并非偶然。2016年11月的一天,他在平罗县城等车回家时,发现路边有2名骑摩托车的人不慎摔倒,其中一人头部血流不止。李海江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受伤群众作了简单处理。一直到医护人员赶来,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后,他才放心地离去。


    李海江2017年获“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


    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2人)


    杨晶岚

    杨晶岚 女,回族, 1965年5月生,宁夏金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33年来,杨晶岚以诚立身、以信兴企,从借款开饺子馆干起,越做越大,现已成为一家远近闻名的挂牌上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资产4300多万元。


    1985年,20岁的杨晶岚在灵武毛纺厂工作,一次机械事故,让她失去了右臂。1997年,毛纺厂倒闭,她和丈夫双双下岗。她曾多次找工作,可别人见她袖筒空空,均婉言谢绝。“打工不成,就自己创业”,杨晶岚滋生出自己干的念头。这一年,她在灵武市开办了一家“金瑞饺子馆”。杨晶岚精选食材,做让顾客放心的食品,为饺子馆赢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金字招牌。每天做的水饺除供应自家饺子馆外,还向周边客户零散出售。


    2005年春季,杨晶岚有了一定积累后,便关闭宾客盈门的饺子馆,带上徒弟和全部家当,在吴忠市材机厂家属院安家落户,开办吴忠市首个水饺加工厂。办厂后,杨晶岚保持诚信经营的本色,做的“金瑞”牌速冻产品,拒绝任何添加剂。她说,“做食品要有良心,只有对得起广大消费者,我才能睡得着觉。”


    2013年,质监部门对公司的“奶香小馒头”产品抽样检测,发现有蛋白糖超标的问题。杨晶岚立马弄清缘由,原来是企业员工为提升馒头的口感、私自更改配方所导致的。为此,她便将这一批次的产品全部作下架处理,以取信于广大消费者。从此,她将这件事作为失信典型案例,经常对企业员工作诚信警示教育。


    近年来,随着“金瑞”市场做大,登门的原料供应商越来越多,杨晶岚的表弟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一次,公司生产过程中缺25公斤肉,杨晶岚便让表弟供应原料。当员工将送来的肉解冻后,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杨晶岚一气之下把肉扔了出去,打电话将表弟呵斥一顿,并把他从供货商名册中清理出去。


    一次春节前,有位甘肃客户跟杨晶岚预定一批速冻饺子,两人只是口头协议,也没交付定金。临近春节,这家订货人迟迟没联系。这时,原材料、运输费等价格都在上涨,本地一些客商纷纷上门出高价。节日前两天,甘肃客商才与她询问,有没有按约定留货。杨晶岚宁愿承担不小的损失,还是如期给他发了货。从此,这名客户成了她长期的合作伙伴。


    杨晶岚获2014年全国自强模范、2017年第五届自治区道德模范。


    杨泽良

    杨泽良,男,回族,1968年11月生,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麦垛山煤矿运输三队信号班副班长。


    一句生死之托,一生无悔坚守。28年来,杨泽良铭记伤亡工友的嘱托,一诺千金,宁愿自己不生养孩子,也要为工友双亲养老送终,抚养工友的两个儿子完成学业并参加工作,用煤矿汉子的铁脊梁,注解了一个普通人“诚实守信”的真谛。


    1991年初,杨泽良到灵武市磁窑堡煤矿采煤队当支柱工。和杨泽良一起来的,还有同乡李广新。当年10月的一天,杨泽良、李广新等三人到矿井下维修设备。李广新为了走捷径,没有按照规定走人行巷道,被矿车撞倒而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李广新拉着杨泽良的手喃喃说道:“答应我,照顾好我的父母妻儿。”为了工友一个临终嘱托,杨泽良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


    李广新去世后,留下了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杨泽良坚持每月去他家,看看有没有活儿要干。李广新的父母生病,他出钱给治病,最多一次给了3000元。几年后,杨泽良不顾父母兄弟、亲戚朋友的反对,顶着巨大社会压力,与李广新妻子马学英成了家,并主动放弃生育自己的孩子,义无反顾挑起了这个家庭的全部重担。


    有一年冬天,两个孩子睡在电热毯上取暖,不知什么原因突然间电热毯着火了。听到孩子哭喊声,杨泽良突然惊醒,屋子到处是刺鼻焦味。他冲进浓烟,顺着哭声,摸到孩子身边,赶紧扑灭两个孩子衣服上的火苗,受到惊吓的两个孩子抱着杨泽良哭个不停。他抱起孩子,就往医院跑。经医生检查,孩子只是小部分的皮肤烧伤。


    大儿子上初三后,有一次成绩没考好,妈妈动手打了孩子。老大便想去灵武城里打工挣钱,趁母亲不注意,就悄悄离家出走了。灵武城区距离他家有50公里。杨泽良下班知道情况后,急忙拦车到灵武寻找。他顾不上吃饭,见店就进、见人就问,走遍大半个城区的大街小巷。深夜时分,杨泽良在一个亮灯的网吧看到儿子熟悉的身影,悬在空中的心终于落了地。


    生活中的杨泽良是个大孝子。2011年,岳父病瘫,每天,杨泽良都要为老人倒便盆、洗脚、擦背,推着老人晒太阳。2013年,岳父去世后,杨泽良又把年迈的母亲接到家中照顾。这些年来,杨泽良先后送走了岳父母和父亲。他的行动,儿子儿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铸就了家庭诚信做人、孝老爱亲的家风。


    杨泽良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第五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荣誉。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2人)


    曹君

    曹君,男,汉族,1967年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盐环定扬水管理处四泵站党支部书记、站长。


    他坚持29年扎根人迹罕至的荒原,精心守护老区人民的“生命工程”——盐环定扬水工程。几十年来,曹君以轮换驻守的8个泵站为家,带领职工维修设备、清沙护渠,确保数万人畜用水安全。他以无悔的青春奉献,换来扬黄灌区群众从心底发出“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真挚情感。


    盐环定扬黄工程总长123公里,设12级泵站,大多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1997年,曹君调到环境艰苦的六泵站任站长,带领职工在沙滩搭起简易棚,长期徒步巡查,对泵站沿线所有工程设施逐一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安全行水。2003年夏灌高峰,驻地出现多年未遇的旱情。一天,一节渡槽止水橡胶突然裂口,水流喷涌而出。险情就是命令,曹君和职工火速赶到现场,用纤维袋装上沙子抛堵,但很快被水冲跑。危急时刻,他跳进2米深的渡槽,使用木头、铁皮、废旧车胎等封堵漏水口,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堵住漏水。


    10多年来,曹君和职工夏季携带干粮,围着渠道扎草格、种树苗,并昼夜轮班抽水浇灌。冬季,安装防沙草障水泥桩和刺丝围栏时,车辆无法进场,他和大家顶着凛冽寒风,硬是把几百个水泥桩抬进工地。每年下来,他留下的是一双双破手套、黝黑的皮肤和长满老茧的双手。最终,一条10公里长、1600多亩的绿色屏障在荒漠中形成,成为一道保护渠道、保障输水、改善生态的安全屏障。


    2012年,曹君被调往四泵站工作。为让职工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发展泵站经济,他把自家房产证拿来做抵押,带领大家在沙滩开垦出100多亩农田,种玉米、育树苗,挖鱼池,发展肉羊育肥,泵站综合经营产值达55万元。他想方设法在泵站建起阅览室、搞“菜篮子工程”、种花种草,把泵站打造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让职工倍感舒心、安心。


    结婚20多年,曹君陪伴老人和妻女的时间很少。2004年,泵站大面积栽植柠条和花棒。这时,他61岁的母亲因患严重心脏病需到西安手术治疗,他带着职工浇完500多亩灌木后,才踏上列车,但此刻母亲已经去世。长期在泵站坚守,他与妻子一直是两地生活。爱人唯一向他提出的一次请求是8年前她患病要做手术,希望曹君回去一趟。可当时正是上水和防汛期,作为站长,他必须带头值守,只好委托亲友陪护爱人。


    曹君获2005年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08年全国农林水劳动模范、2018年自治区“60年感动宁夏人物”提名奖 。


    李进祯

    李进祯,男,回族,1967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宁夏同心县兴隆乡民生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30年如一日,李进祯始终坚持在基层一线,战斗在脱贫攻坚最前沿,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充分信赖。2017年10月,在生命最后时刻,他心里牵挂的还是给群众没核算完的几笔扶贫账目,至今仍在当地群众心中留下长久的怀念。


    2016年年初,乡上调整精准扶贫责任帮扶人,李进祯负责新生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到任务的那一天,他就走村入户,开始为这些贫困群众的脱贫奔忙,并与他们结成“亲戚”。每隔几天,他都要去几户群众家走一趟,看一看,出一些发展生产的点子。田自福家7口人,3个孙子上学,靠不到1万元的土地流转费和4头牛维持生计。李进祯主动做贷款担保人,为田家养牛贷款10万元,年底就赚回15万元。如今,田自福拆土坯房盖砖瓦房,育肥牛存栏数68头,已摆脱了贫困。


    李进祯长期在基层工作,有好几次调离的机会,他都放弃了。李进祯曾对妻子说,“乡上事多不好干,但比起到上面坐办公室,我更愿意和乡亲们近一点。”有时候,乡干部下村顾不上吃饭时,他就一个村一个村给同事送饭。


    李进祯是乡财政所负责人,每年经手财政资金超过千万元。他对自己很“抠”,从没想过克扣一分钱,每一笔资金都准确无误地兑现。2013年,县财政局上了一套财政一体化支付系统,专网费不过1200元,可李进祯一直没向乡领导申请拉专线,每次报账,都要到县上用财政局电脑系统。他说,上一套报账系统钱不多,但省下来了,乡上就可以办其他事情。


    据乡党委书记马海军回忆,李进祯一年四季没换过几身新衣服,他离世后,家里还有10多万元的外债。一个初秋的夜晚,李进祯加班后刚到家中。一阵敲门声传来。刚开门,就见一个群众提着一只羊羔子进来,没等到他推辞拒绝,那人放下羊便匆匆离开。李进祯衣服没来得及换,提起羊就追了出去,一边把羊绑到送礼群众摩托车架子上,一边劝说,“你要是给我送礼,你的钱就不给你支付”。


    2017年10月25日7时多,李进祯来到他的办公室,刚打开电脑做账,就感到胸口疼得厉害。乡畜牧站工作人员丁海涛正好在场,便将他迅速送往县医院。检查后,李进祯虚弱地对丁海涛说,“住房补贴的表,还催着要呢……”随后,李进祯被紧急转往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实施心脏搭桥手术。但是,病魔无情,当天,就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52岁。


    李进祯2017年被自治区党委追授为“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评为自治区爱岗敬业道德模范。获2018年 “中国好人榜”好人荣誉。


    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2人)


    郭彩丽

    郭彩丽,女,汉族,1976年6月生,宁夏彭阳县孟塬乡白杨庄村农民。


    她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割肾救夫”的感人事迹,却被当地群众广泛传为佳话。她用人间大爱,展现了一种对爱的渴望和无悔的坚守。


    1994年,郭彩丽与刚从部队复员回来的白杨庄村农民王占学喜结良缘。2006年8月,王占学经医院诊断患双侧肾功能衰竭。半年时间里,郭彩丽领着丈夫辗转到银川、西安好几家医院看病,但王占学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此时,肾脏移植已成为挽救王占学生命的唯一希望。这时,王占学年过半百的哥哥提出要为弟弟换肾,但检查发现,王占军的肾脏有过损伤,移植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果不成功,将意味着兄弟俩的生命都有可能同时结束。


    郭彩丽没有放弃!为了守住一个完整的家,她瞒着丈夫和家人,偷偷在医院做了肾源配型检查。结果出来后,她和丈夫的肾脏配型比高达36.5%,比医学要求的比例高出11.5个百分点。郭彩丽喜出望外,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丈夫,可王占学却坚决不同意,他说:“我的身子不行了,你不能再出任何闪失,娃娃不能没有你呀!”郭彩丽的妈妈一开始也不同意。郭彩丽安慰母亲说,“少个肾没什么,只要把占学的命救下,有个完完整整的家就行,娃娃不能没有爸爸。”


    虽然说服家人同意自己给丈夫换肾,可接下来,郭彩丽眼前还有一座大山——医疗费。为尽快能做手术,她借遍亲戚朋友,包括丈夫当兵时的战友。固原市、彭阳县等多家单位也支持她,发起倡议书为其进行募捐。在她的真情感召和好心人的帮助下,终于凑够了手术前期的费用。


    2008年8月4日,郭彩丽和王占学再次来到西京医院肾移植中心。经过4个多小时手术,郭彩丽将一个健康的肾脏移植到王占学体内,当血管缝合接通的一刹那,夫妻俩的生命完全地融合在了一起。第五天,郭彩丽能出病房了,她一步一挪进了丈夫病房。“好着呢!”王占学回应她。郭彩丽心里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了地。


    手术后11年,王占学每天要吃抗排异反应的药物。丈夫吃得药很贵,治疗前后,她家里共欠32万元的外债。献肾后的郭彩丽,身体大不如从前,为了王占学有药吃,郭彩丽租来一间小商店,早出晚归,忙碌奔波。现在,除了每天照顾丈夫和小商店的生意外,郭彩丽还抽空参加县上举办的电脑免费培训班。她坚定地说,活着就有希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郭彩丽获2009年“感动宁夏人物”、2009年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宁夏人物、2015年自治区最美家庭、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


    谭淑章

    谭淑章,女,汉族,1943年8月生,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万盛社区居民。


    1972年,谭淑章不顾家人反对,从湖南远嫁到石嘴山市。她一结婚就当继母,帮助丈夫李妙哉撑起已有3个孩子的家庭。为抚养这些孩子长大,谭淑章舍弃生育孩子的愿望,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们。


    那一年,29岁的谭淑章来到宁夏,第一次见到丈夫李妙哉的3个孩子,老大7岁,老二2岁,小儿子才2个多月。她看到年幼的孩子刚失去母亲,心生怜悯,便暗下决心要给孩子当好“妈妈”。李妙哉一个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很难养活一家人,二女儿被迫送到湖南乡下由公婆照看。谭淑章到砖厂干起了拉砖坯的重活,一天只有1.2元报酬。辛辛苦苦一年,她有了点积蓄,赶紧把二女儿从湖南接回宁夏,一家人终于又团聚了。


    面对困境,谭淑章开始学习制作凉皮。每天凌晨3时至6时,丈夫李妙哉蒸凉皮,早上,由谭淑章骑着自行车,在原煤机一、二、三厂家属区沿街叫卖。后来,她又转行做裁缝,因租不起铺面,就在百货大楼门前摆摊设点,每天总是第一个去、最后一个走,一干就是十几年……


    二女儿李辉上初中的时候,患上了突发性骨髓炎,被送到医院,时逢医生参加义务劳动。谭淑章四处奔波,医生连夜安排手术,使李辉躲过被截肢的一劫。做完手术,医生告诉她,要是再晚一点女儿的腿就保不住了。谭淑章听了,后怕加上心疼,一把抱住女儿嚎啕大哭。在大女儿李丽的记忆中,谭妈妈非常和善。父亲每天忙于工作,谭妈妈在家操持家务,将所有心血和精力都花在自己和弟妹身上。


    谭淑章不仅悉心呵护3个孩子,对远在老家的公公婆婆也尽着孝心。家里经济条件困难,谭淑章每月就算借,也要按时给公公婆婆寄钱。后来,她将双方父母接到身边,让老人度过了一段儿孙绕膝的幸福时光。


    10多年前,谭淑章在带大了儿孙后,正打算安享晚年之际,丈夫李妙哉却患上脑萎缩、帕金森症等,全身瘫痪,不能自理,一日三餐和大小便都由谭淑章料理。为了减轻母亲谭淑章的负担,儿子李建设带着妻儿搬回家与谭淑章一起住。有谭淑章和孩子们的照顾,李妙哉从生病到去世,没有生过褥疮。如今,虽然李妙哉去世多年,但李建设仍然与谭妈妈住在一起。两个女儿每周都回来看看母亲,一家人相处和谐融洽。


    2016年,谭淑章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